当前,我国南方地区防汛压力持续加码,根据预测,2025年台风路径复杂多变,海洋灾害防御形势严峻。自然资源部南海局高度重视,提前部署汛期安全检查,加紧汛情研判,落实防汛措施,全力做好汛期海洋观测预报减灾工作,努力做到应急预案科学有效、应对措施及时得力,确保安全度汛。
防患在先,全面排查不留死角
工作人员对海上平台仪器设备进行维护
2月初,南海局未雨绸缪,组织局属各单位做好观测设备、会商系统、预警报系统、数据传输等方面的自查工作。各海洋中心根据要求对观测设施设备进行了一场全方位的“健康体检”,确保设施设备正常“上岗”。同时,确保备品备件储备充足以及仪器设备检定情况符合灾害应急观测需求。
工作人员认真清理温盐传感器
4月~5月,南海局组织南海海域海岛中心、南海局保障中心、各海洋中心等单位的技术人员成立现场检查工作组,对局属海洋站点进行业务检查,结果良好。各单位根据检查工作组的检查意见,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把汛前准备工作落实到位。
组织开展海洋站点的汛前检查工作
南海调查中心持续开展海上浮标常规维保与应急处置工作,完成1个浮标应急回收航次及3个常规维护维修航次,为汛期实时稳定获取观测数据筑牢根基。另外,有序拓展油气平台观测能力,保障稳定运行,新增2套油气平台观测系统并纳入业务化观测序列。
认真开展海上浮标巡检与维护工作
以练促提,检验协同能力求突破
5月底,南海局组织开展海洋灾害应急演练,以2024年第11号超强台风“摩羯”为原型,模拟华南沿岸遭受海浪、风暴潮灾害。演练采用桌面推演及视频会商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全流程模拟了海浪、风暴潮灾害会商研判、预警发布、应急响应启动、应急处置、响应结束等关键环节,全面检验了南海局各单位间的海洋灾害应急协同作战能力。
此次演练注重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突破,科研成果转化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演练首次启用了南海区预警报节目制作新演播厅的功能,全面检验了融媒体时代创新公共服务的能力,为今后高效、精准、可视化地向公众发布海洋灾害预警信息和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服务,守护观测数据“生命线”
南海海域海岛中心强化监控值班、应急值守,严格按照观测异常报告制度、观测业务巡检机制等要求,全力保障汛期海洋观测数据传输、接收情况稳定。今年上半年,中心接收、质控、汇交海洋观测数据文件近3000个,海洋站点延时数据接收率100%、实时数据99.92%。
技术人员开展设备巡检
南海预报减灾中心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开发个性化预报产品,提供海洋灾害年景预测意见,参加自然资源部系统2025年全国海洋灾害预测会商会,以及省、市三防年景预测会商会,总结2024年南海区海洋灾害情况,制作发布2025年度南海区海洋灾害发生趋势及影响的预测意见,为各级三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年度海洋灾害防御提供科学高效决策支撑。中心上半年共发布海浪警报50期,发布风暴潮警报9期,开展常规海洋环境周预报25期、月报6期、国家法定节假日海况专报5期,成为地方决策与公众避险的“指南针”。
严阵以待,做好海洋预警预报工作
高效响应海上搜救服务请求,上半年为南海区33起海上搜救事件,提供海上遇险搜救应急专报54期,成功救助落水人员14人。同时,持续提升搜救预测技术水平,开展海上漂移模型不确定性相关技术调研,持续性更新海上搜救案例数据集并启动相似性研究;开展海上漂流试验,检验评估预测模型准确性,完成2024年度南海海上搜救案例和预报检验结果汇编。做好全国海上搜救保障平台南海区节点的相关工作,确保稳定运行。
以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强化海洋灾害预警能力
南海预报减灾中心高度重视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工作,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升级海洋灾害数值预报模式与智能网格预报技术,着力构建更为精准、高效、覆盖全面的海洋灾害预警产品体系。为积极响应上级有关工作要求,于今年2月创新性设计并业务化运行了“天文大潮月报”及“天文大潮短期预报”产品,显著提升了针对天文大潮及其可能引发的海洋灾害(如海水倒灌)的预警时效和精度。为满足新时代管理部门及社会公众对海洋灾害精细化防御的迫切需求,中心针对台风风暴潮高风险的广东省沿海地区,系统开展了易淹没区划定工作,在台风来临时提供海水倒灌风险提示信息,为地方防灾减灾决策和公众避险提供科学依据。
主动作为,积极服务驻地汛期三防
汕头海洋中心应当地海事局请求,首次开展汕尾文旅码头至龟龄岛旅游航线的海洋预报保障服务,为广东省青少年马拉松游泳锦标赛以及帆船锦标赛提供赛事预报保障服务。深圳海洋中心应惠东县人民政府要求,制作端午假期惠东近岸海域海况专题预报,与当地三防部门共同建立“海上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共享与应急响应联动工作机制”。珠海海洋中心为珠海市防汛部门提供精细化排水预报保障服务,发布《防汛专题海洋预报》9期,为全国海岸赛艇冲滩冲刺公开赛、珠海市龙舟赛提供赛事预报保障服务。湛江海洋中心在台风应对期间积极参加湛江市三防会商,提供灾害防御决策支撑,与湛江市政府加强沟通,积极推动湛江市海洋预报台共建事宜。北海海洋中心深度融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北海市两级应急联合指挥体系,在两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设置海洋专席,部署海洋预警报信息系统至指挥部,为地方编制《广西沿海警戒潮位核定报告》提供技术支撑。海口海洋中心立足地方重大民生项目,为海南昌江核电厂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海洋预警预报信息,同时开展海洋灾害致灾孕灾要素、重点隐患等数据调查及海水倒灌风险预警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海南省海洋防灾减灾能力。三沙海洋中心加强与地方沟通,以地方需求为导向,提供定制化产品,保障海上作业安全,包括为三沙市委办公室、三沙海事局等单位提供西沙海域精细化预报,为三沙市2025年海上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提供海况专题预报。
目前,南海区海洋防灾减灾体系运行整体状况良好,观测设施设备、资料传输系统、电源系统、预警报发布、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等环节运行平稳有序,为做好汛期海洋防灾减灾应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撰稿:陈韵虹 张敏 唐灵 魏晓宇 莫海连 杨一
图片:局属相关单位